发布时间:2025-05-08 点此:790次
近期,生育率问题再度引发广泛重视和评论。从全国来看,尽管2011年至今生育方针不断放松,但是实际作用并不抱负。2016年,出世人数到达2000年以来高峰(1883万人),尔后继续下降,2022年降至956万人(见图1)。也就是说,出世人数下降一半只用了六年时刻,下降速度之快远超预期。生育率偏低问题在一线城市也尤为杰出。北京常住人口出世人数自1998年以来继续添加,至2016年到达高峰(20.2万人)。尔后一向呈下降趋势,2022年降至12.4万人。上海状况也相似,2016年出世人数同样是1998年以来峰值水平(22.2万人),至2022年已降至10.8万人。
横向比较来看,我国在全球首要经济体中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。近年来全球首要经济体生育率呈下降趋势(见图2),但是我国生育率下滑速度远高于其他首要经济体。我国是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生育率最低的国家。2021年,我国总生育率(每名妇女生育数)仅为1.164,低于法国(1.83)、美国(1.664)、德国(1.58)、英国(1.56),乃至低于重度人口老龄化的日本(1.3)。韩国在兴旺经济体中生育率处于最低水平,2021年韩国总生育率(每名妇女生育数)仅为0.808。以现在我国生育率下滑速度,估计未来3-5年内或许将低于韩国。
未来生育率趋势仍不容乐观,首要有以下几点原因:一是成婚登记人数继续下降。从全国来看,2007-2013年成婚登记人数继续上升,从950万对添加到1327万对,尔后不断削减,2021年仅为764万对(见图3)。2012年以来北京成婚人数也继续下降,从17.4万对下降至2023年的10.3万对。上海自2013年以来成婚人数不断削减,从15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9.2万对。成婚登记人数与出世人口高度相关(见图4),成婚登记人数下降意味着出世人数大概率也将继续下降。
二是人口流入继续削减。从一线城市人口流入状况来看,2016年以来常住人口就现已离别高添加阶段。北京乃至现已呈现人口净流出,2016-2022年人口净流出合计39万人(见图5)。这也使得北京常住人口呈现下降,从2195万下降至2184万(见图6)。上海自2021年开端人口也呈现流出,2021-2022年人口净流出合计18万人。广州和深圳2020-2022年常住人口现已根本中止添加。
三是方针支撑难以起到预期作用。现在,不婚不育问题是一系列归纳要素所造成的,既有经济要素,也有社会要素。从国际经历来看,鲜有经济体能在生育率呈现下滑时阻挠这一趋势。国际各国出台的鼓舞生育方针大都作用有限。根据当时国情,阻挠生育率下滑好不容易,需求支付巨大的经济本钱和社会本钱,而这一本钱以现在经济开展水平或许难以承受。尽管我国GDP总量排名国际第二,但人均GDP偏低(见表1)。2021年我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8%、德国的25%、英国的27%、法国的29%以及日本的32%。尽管近年来现已出台了一些鼓舞生育的方针,但与成婚和生育本钱比较相差甚远。未来生育率继续下降简直难以防止,仅仅速度快慢的问题。
生育率下降将对学区房发生较大影响。一是学区房需求将大幅下降。以北京为例,现在生育率下降现已对幼儿园招生发生冲击,后续幼儿园很多关停是大趋势。一般来说,出世人口在未来5-6年内会发生学区房需求。北京市出世人口在2016年到达高峰,这也就意味着2022年是学区房需求高点的最终一年,2023年今后学区房需求将继续削减。
二是学区房价值将会下降。学区房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方针变化。跟着出世人数不断下降,学生越来越少,为了防止更多的校园无生可招,多校划片方针很或许会撤销,一个小区将只能对应一个学区,对现有学区房构成利空。而对那些非学区房或许构成利好,因为未来很或许会被划入学区。并且,优质学区的学区房价值也会下降。因为出世人数继续削减,而优质学区资源相对固定,更少的学生对应固定的学区,这也就意味着优质学区房的稀缺性也会下降。此外,因为学历开端价值降低,高考重要性下降,优质学区的学区房亦趋于价值降低。
三是优质学区和一般学区的距离将会缩小。幼儿园入学人数大幅下降将很快蔓延至小学,未来或许将有一半的小学将面对被兼并乃至是关停的压力。到时教师供应会大幅添加,竞赛也会愈加剧烈,教学质量也会因而进步。一般学区将愈加获益,并因而缩小与优质学区的距离。
学区房价值下降也会给一线城市房价跌落带来压力。曩昔很长一段时刻学区房炒作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,学区房遍及比非学区房贵10%-30%乃至更高。跟着学区房价值不断下降,价格也或许呈现较大调整,带动全体房价下行。尤其是那些寓居特点弱学区特点强的住宅,价格调整起伏或许更大。
成婚人数和出世人数继续下降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广泛,不只不利于消费复苏,影响家电、母婴消费品、家装、房地产等许多职业的开展,并且会导致中长期经济添加目标完成难度加大。未来应采纳切实有效手法,下大力气进步成婚率和生育率,进步潜在经济增速水平,助力完成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。
(文章仅代表作者观念。责编邮箱:[email protected]。)
相关推荐